近日,当最后一堂关于“执行事务问题解析”的课程在掌声中落幕,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开展的为期数月的“脱薄”攻坚专项业务知识培训正式画上了句号。这不仅仅是一系列课程的结束,也是一次在薄弱法院与先进理念之间架桥修路的深度对话。
自今年5月初第一期培训开始,松原中院针对乾安县人民法院的薄弱短板,开展了一系列业务知识培训,从民事、刑事、执行等5个条线选派6名资深、优秀法官,针对各自业务领域,对乾安法院进行条线对条线的专项业务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授课法官聚焦审判实务,精心准备知识点,结合相关业务庭室案件特点,紧密围绕乾安法院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共性难题与复杂疑难案件处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培训课程设置坚持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参训法官干警普遍反映,这几场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内容解渴、方法管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系统学习,不仅更新了知识储备,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深刻认识到“脱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了攻坚克难的信心与决心。在日后的工作中,将把培训所学、所悟、所获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有效举措,积极发挥“种子”和“桥梁”作用,早日实现“脱薄摘帽”的目标。
培训的结束,并非“脱薄”的终点,而是能力自主循环的新起点。当初播下的知识火种,如今已化为法官案头一份份逻辑更缜密的判决,化为法庭上一场场程序更规范的庭审。这场始于“授人以鱼”的帮扶,最终完成了向“授人以渔”的赋能。薄弱法院的“肌体”正在变得强健,它们不再仅仅是受援对象,更成为了法治根系向下延伸、滋养基层土壤的新生力量。
年初以来,松原中院主动担当作为,研究帮扶措施,帮助乾安法院早日“脱薄”。压实工作责任,将薄弱法院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组织专班到乾安法院蹲点调研,深挖致薄原因。建立“脱薄”档案,量身定制帮扶提升方案,明确任务书、责任人、时间表,确保如期“脱薄”。组织先进法院与乾安法院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选派优秀干部和优秀人员到乾安法院任职,充实审判执行力量。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高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