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如果有人把‘跳跳糖’‘奶茶粉’递给你,说是‘提神醒脑’的‘好东西’,你该怎么办?”9月1日下午,在乾安县第一中学操场上,初一新生方阵中传来整齐有力地回答:“拒绝!立刻告诉老师和家长!”这是乾安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刘悦为正在军训的新生送上“开学第一课”的生动一幕。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乾安法院在开学季开展了“送法进校园”系列活动。法官以“拒绝校园暴力,远离新型毒品”为主题,聚焦校园暴力和新型毒品防范等热点问题,通过以案释法、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们知法、懂法、守法,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法官结合近年来审理的典型案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了校园暴力的表现形式、危害以及法律后果。“无论是肢体冲突、言语辱骂还是网络欺凌,都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法官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告诫同学们要坚决对校园暴力说“不”,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友善相处。
针对目前新型毒品伪装性强、诱惑性大的特点,法官还重点介绍了“笑气”“聪明药”“贴纸毒品”等新型毒品的隐蔽形式和严重危害,提醒学生们保持高度警惕,切勿因好奇而尝试,远离不良社交圈,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有些毒品可能伪装成日常零食、饮料,一定要谨慎辨别,不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她结合真实案例,讲述了一名17岁少年因误食“上头电子烟”致幻坠楼的故事,引得学生阵阵惊呼。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法官阿姨,如果陌生人给我‘免费试吃’怎么办?”法官笑着竖起大拇指:“记住‘三不原则’:不接受、不尝试、不沉默!”
“法官的讲解让我知道了法律不仅是约束,更是保护我们的工具。”一名新生在活动后表示,“以后我会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也会提醒身边的朋友远离暴力和不健康的东西。”
第一中学的安全办主任对此次活动高度认可:“军训是学生磨炼意志、培养纪律性的关键时期,法治教育的加入更能帮助他们树立规则意识。法官的专业讲解和生动案例比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效果非常好。”
下一步,乾安法院将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定制普法内容,助力平安校园建设,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图文来源:乾安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