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还担心赢了官司难拿钱,没想到法官不仅调解纠纷,还主动帮着要钱!”近日,长岭县人民法院太平川人民法庭通过“调解+跟踪+兑现”全链条解纷模式,成功化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让当事人真切感受到“调解不空转,协议变真金”的司法温度。
案情回顾
2020年3月,张某某向邻村的许某借款30000元,并立下借据,约定年利息6000元。借款到期后,张某某却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多次推脱还款。许某催讨无果,遂诉至长岭法院,要求张某某偿还本金30000元以及2023年度尚未支付的利息6000元。
柔性调解解心结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宋佳考虑到原被告为邻村乡亲,若直接判决可能会破坏乡邻间的和睦关系,遂秉持“化解矛盾、修复关系”的工作理念,巧用“三剂良方”打破僵局——以“法律凉茶”阐明民法典中的借款规则;用“乡情暖汤”唤起乡邻互助的往昔情谊,触动内心柔软;借“诚信药引”列举失信惩戒的典型案例,敲响诚信警钟。在宋佳的耐心调解下,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
跟踪督促保履行
从程序上来说,案件已经审结,但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画上句号。为防止出现“调解易、执行难”的问题,在履行期限临近时,宋佳主动开启“跟踪模式”,通过电话提醒、微信督促等方式跟进履行进展。在宋佳的持续关注下,张某某主动将欠款通过法院交付原告,履行了还款义务。至此,这起民间借贷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调解成功只是第一步,兑现承诺才是关键!”下一步,长岭法院将继续深化“调后回访”,拓展“履行提醒”渠道,推动履行义务人从“要我履行”到“我要履行”,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来源:长岭县人民法院
通讯员 杨立鑫
初审: 梁欢欢
复审: 李超
终审: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