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寺村发展“棚膜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您最关心-松原站 姜春起 233858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松原站 > 您最关心

妙音寺村发展“棚膜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017-02-22 03:47 | 来源: 松原市人民政府网

  每年冬季,松原天气都是寒冷的。但前郭县查干湖镇妙音寺村农民一改过去“猫冬”习惯,在土地科学利用,增加农民收入上闯出了新路子。他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把“冰天雪地”看成是“金山银山”,将温室经济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实现了农民在冬闲季节里,照样能够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望。

草莓成了“抢手货”

  春节过后,我们走进妙音寺村真是大开眼界:乡村里虽然还是冰天雪地,但大棚里却犹如夏季果蔬飘香,那草莓红彤彤、水灵灵,吸引人们慷慨解囊买个不停;那蔬菜绿油油较劲地长,让人们看到寒冬里照样春苗茁壮。农民们都说,过去“老天爷”规定的一年四季不是不变样,如今农民转变观念,科技兴农,调整结构,就能让“冬闲”变成“冬忙”,黑土地上建起的一栋栋大棚,就像农民增收致富的“小工厂”,农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就能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在妙音寺村农业示范园区,农业技术员张伟指着草莓笑着说:“妙音寺村的特色瓜菜远近闻名,在春节前后购买者络绎不绝,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确实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就拿草莓来说,由于生长在圣水湖畔,形成了“品牌效应”,在销售旺季每公斤都卖到了120元左右,一栋大棚的草莓到6月份就能收入七八万元,这就是调整种植结构,种植经济作物让农民增产增收了!”

  说话间,园区工人陈晓颖急忙告诉张伟,客户订购的35箱草莓已经售出,宁江区一客户打来电话,让我们准备11箱草莓,要带到沈阳亲属家。张伟笑着说:“查干湖边的瓜果品牌亮,有档次,我们就是以优质农产品吸引四面八方的消费者,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得马上过去安排草莓采摘顺序,妙音寺村农民将‘冬天’变成‘夏天’,用科学种田实现了增收致富!”话音刚落,他就急忙奔向东侧的一栋草莓大棚。

种植棚菜一茬变多茬

  走进一栋3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大棚,一垄连着一垄的臭菜,绿油油透着清香扑鼻而来。“我们家精选蔬菜优良品种,从育苗到耕作全部采用绿色生产方式,垄沟施用有机肥,认真把好技术关。这些生产环节的照片传到微信朋友圈以后,松原、哈尔滨、长春等地的客户都来点赞询问,小萝卜菜、小白菜、臭菜等叶菜成了抢手货。现在,我们种植农作物要由每年一茬变成多茬,这样就变相扩大了土地面积,应了‘一亩园等于十亩田’这个理儿!”农妇吴丽燕乐呵呵地说道。

  在寒冷的冬季生产瓜果蔬菜,对于松原地区来说非常不容易。“根据叶菜的生长周期,利用冬日温室的暖阳,合理确定茬口,通过对棚内温度的调节来控制叶菜的生长期,就能由过去每年只种一茬菜变成了种三四茬菜,一般菜农在冬闲季节可以增收3万多元。”蔬菜大棚工人谭波介绍说。

  “种植反季节蔬菜,就是应了‘缺为贵’这个理儿,我们虽然每天起早贪黑很辛苦,但看到小萝卜菜、小白菜、臭菜一点点长高,一沓沓钞票即将进腰包,我们把苦和累都忘啦!在这个大棚里,这茬臭菜能产600到750公斤,每公斤能卖到24元左右。现在玉米价格太低了,我们就往特色蔬菜方面发展,做到种地不能泄劲,调结构让土地再生金,依靠农技增强发家致富的决心和信心!”菜农王平、李艳丽、郑君对发展高效农业信心满满。

农民不唱“四季歌”

  妙音寺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突出特点,就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一些农民不再是春天种地、秋天收获,而是一年四季都有产业支撑把钱赚,形成了温室大棚开春时种香瓜、西瓜,到秋天种植黄瓜、豆角和柿子,冬天种植小萝卜菜、小白菜和臭菜等叶菜为主的生产模式,既满足了城乡人们的菜篮子需求,又在粮食价格低的背景下,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聚焦妙音寺村发展路径,可以说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他们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主线,在沙土地上种花生,实现农业收入大幅度增加。在查干湖周边建起农家乐,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生态农业采摘园,以多种方式带动贫困农民就业创业,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

  在新的一年里,妙音寺村闻鸡起舞,万象更新,与时俱进。2016年,他们人均收入达到19500元,在新农村建设中筑起了一座丰碑。2017年,他们以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引进了大樱桃、火龙果、白桃等特色品种,为发展乡村旅游采摘业再添新景。今年7月,火龙果就可上市,通过打出特色乡村旅游牌,妙音寺村就会锦上添花,财源广进,再创辉煌,奔向小康。

  松原日报 程辉 

责任编辑: 姜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