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飘香,物阜民丰。扶余,一座历史底蕴深厚、资源禀赋突出、发展活力迸发、营商环境一流的城市,这里是一片投资的沃土,更是一片创业福地。
聚力项目建设 筑牢振兴发展“压舱石”
9月25日,走进山鹰纸业(吉林)有限公司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塔吊矗立,工人们配合默契,繁忙作业,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今年以来,扶余市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机遇,招商引资上项目,壮大产业增规模。山鹰纸业(吉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先荣介绍说:“公司主营业务为秸秆制浆造纸,集纸板、瓦楞纸、箱板纸、生活用纸的制造、加工、销售为一体,同时生产、供应热力和电力。山鹰纸业扶余项目总投资112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利税约6亿元,可带动本地就业2000人左右。”
山鹰纸业(吉林)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制浆及年产100万吨工业包装纸项目采用玉米秸秆替代进口再生纤维,建成后每年可消化扶余及周边城市玉米秸秆近200万吨,不仅改变东北地区秸秆焚烧的处置方式,还发挥扶余得天独厚的优势,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大气污染;打造内循环湿地公园,助力扶余绿色小镇建设,推动扶余及周边城市旅游、物流、餐饮业的发展。
农文旅融合 走出乡村振兴“共富路”
走近扶余市永平乡九连山村,层林尽染,秋色宜人。蓝天白云下,灰瓦白墙清新别致;漫步在乡村间,美丽乡村新画卷令人流连忘返。这里已然成为古香古色的生态乡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旅游持续火热。
几年前,九连山还是一个地方偏僻的小村落,村民纷纷外出务工,人才的短缺、资金的匮乏、效益的低下让这里举步维艰。仅仅3年,这个260户1183人的小村庄,通过独具特色的“三新模式”,实现了村美民富,迎来华彩蝶变。
九连山全力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让许多闲置、无形资源“盘”出了价值。同时催生了村里的主题广场、烧烤广场、灯光隧道、带状公园、东北民宿、水上乐园……让这个拥有浓浓乡土气息的千余人小村庄,每年涌进几十万游客。住民宿,睡火炕,烧大锅,吃农家菜,包豆包,游客们在这里体验四季田园生活,沿着扶余厚重的文化脉搏,静静品味这片黑土地的粗犷与辽阔……
产业兴则乡村兴。九连山村只是扶余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扶余正昂首挺胸,在加快推进“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依托特色农业 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近年来,扶余市始终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特色资源,着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建村百年以来,九连山村因为豆包再次改写历史和命运。2021年初,总投资700万元的祥包福黏豆包厂在这里正式投产。如今,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里,热气腾腾,村民们带着传统手工豆包的技艺披挂上阵,黏豆包在流水线上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据了解,九连山的黏豆包现已在全国40个城市设立销售网点,加上电商助跑,年销售100多万公斤,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九连山村妇女主任、豆包厂厂长王立梅说:“村里的大多数妇女都在豆包厂工作,既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又促进了村民的增收。”
围绕打造“祥包福”特色农产品品牌,九连山村开辟了一条集农业生产、产业加工、生态休闲等元素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形成“农产品开发”“合作社+”“工坊带动”“电商助跑”“特色小镇”的融合发展模式。如今,九连山村集体资产已经由2019年的672万元增长到7227万元,村民多渠道增收实现大幅提升,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扶余市扎实开展“千村示范”创建,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振兴画卷次第展开。下一步,扶余市将结合实际深挖特色优势,保持投资强劲增长势头,为松原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全力书写振兴发展新答卷。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伦歆然 文/图